
普京为何亲自号召生三胎 应对人口危机!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向多子女家庭颁发“英雄母亲”奖章时,俄罗斯正面临一个尖锐的矛盾——广阔的疆域与日益减少的人口。不久前,普京主持召开了俄罗斯“人口政策委员会”的首次会议,提出养育三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应当成为“俄罗斯的常态”。这不是他第一次关注这个问题,但语气显得更加紧迫。

背后的数据令人震惊:2024年上半年,俄罗斯新生儿数量降至59.96万人,创下1999年以来的最低纪录,月度出生率首次跌破10万大关。按照这个速度,俄罗斯正面临着人口结构的生存挑战。自1992年起,俄罗斯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到2023年,俄罗斯人口自然下降约60万人,降幅同比增长超过20%。从1992年至2008年间,俄罗斯总人口从1.485亿下降到1.427亿,减少了约580万人。尽管2010年和2012年人口略有增加,但绝对数并不大。

更令人担忧的是育龄女性数量急剧减少。2023年俄罗斯育龄女性仅3420万(2006年为3940万),并且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46年,届时这一数字将降至2740万。这意味着即使生育率提高,母亲基数减少也会导致新生儿数量难以增长。与此同时,俄罗斯男性与女性的平均寿命相差非常大,近30年来均保持在10岁以上。酒精是俄罗斯男性的头号杀手,据2004年《共青团真理报》发表的报告,有三分之二的俄罗斯男性死亡时处于醉酒状态。人口学家预测,如果当前趋势持续,到本世纪末俄罗斯人口可能从目前的1.5亿人锐减到6000万至6500万人。普京承认:“从人道主义以及地缘政治的角度看,1.46亿人口对于俄罗斯这样大的一个国家是完全不够的,意味着劳动力不足。”

俄罗斯当前的人口困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上世纪90年代的人口低谷加剧了育龄女性人数减少。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遭遇了“人口噩梦”——此后二十年间,俄罗斯人口减少了670万。1990年代的人口低谷是当前青年劳动力短缺的主因。莫斯科大学地理系教授娜塔莉亚·祖巴列维奇指出,目前的青年劳动力基本是卫国战争时期人口急剧减少那一代人的第三代,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前后出生的。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瓦解,独立后的俄罗斯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衰退、住房紧张、就业难等问题。由此导致女性生育意愿降低,人口外移,令俄罗斯人口一度出现大幅下滑。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罗伯特·尼格马图林表示,和2015年相比,俄罗斯的出生率下降了28%。这与生活水平下降和90年代生育低潮期有关。人口危机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反映在地理分布上。苏联解体后,由于俄欧洲地区特别是莫斯科地区生活条件较好,居住在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开始向西流动。在最近10年里,北极地区人口下降了40%以上,西伯利亚地区已有1.1万个村庄和290座城市消失。这种东西部人口分布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俄罗斯国土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隐患。

面对人口危机,俄罗斯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2006年,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把人口问题放在军事问题之前,可见其重要性和紧迫性。2007年,俄罗斯开始实行“母亲资本”政策,为生育或收养二胎及以上的家庭提供国家补贴。母亲基金最初额度为25万卢布,随后根据通货膨胀和财政预算不断增加。截至2015年,母亲基金的额度已经涨到约45.3万卢布。这些政策的效果曾一度显现。在政策的推动下,俄罗斯人口从2009年起出现缓慢增长趋势。2013年甚至扭转了人口负增长,实现自然正增长。2024年,俄罗斯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从2025年2月1日起,生育第一个孩子的生育补贴将增加4.6万卢布,达到67.7万卢布,生育第二个孩子的生育补贴总金额将达到89.4万卢布。除了经济激励,俄罗斯还提供了一系列社会福利。俄罗斯是产假最长的国家之一:女性生育后可休假140天(全额工资),然后可继续休假到孩子一岁半(原工资40%的津贴),直到孩子三岁(保留职位但不发津贴)。多子女家庭还可享受住房贷款优惠、税收减免、公用事业费用打折等优惠。在价值观引导上,2022年8月,普京签署法令恢复了苏联时代的“英雄母亲”荣誉,授予生养10个或更多孩子的女性,并给予100万卢布奖励。

尽管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俄罗斯人口问题依然面临多重挑战。经济因素是首要障碍。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的调查显示,缺少稳定收入、生育和教育的大量物质花费、住房问题是俄罗斯人认为阻碍生育的最大障碍。俄罗斯联邦总统办公厅副主任马克西姆·奥列什金指出,俄罗斯正面临一场“可怕的”人口危机,这将导致俄罗斯劳动力严重短缺,到2030年缺口可能达到240万。地域差异也是明显问题。车臣的生育率高达2.67,而列宁格勒州只有0.88,这种差异反映了俄罗斯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和社会治理方面的巨大差异。与此同时,俄罗斯社会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自1995年起,俄罗斯离婚率居高不下,近年来虽有所下降,但仍然超过3‰。结婚率锐减,离婚人数增多,一定程度上导致怀孕率下降,堕胎率上升,进一步加剧俄罗斯人口危机。甚至在今年11月,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禁止宣传无子女思想的法律,违者将面临高额罚款。这一措施旨在从价值观层面影响生育观念,但也引发了争议。移民政策也是俄罗斯人口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普京坚持首先考虑引进境外的俄罗斯人,其次是吸纳“有专业技能的”、“受过良好教育和守法的”其他民族人口。然而,与欧盟国家相比,俄罗斯的移民政策并不具竞争力,难以吸引足够移民。

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并非个案,而是全球工业化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从韩国到日本,从德国到意大利,低生育率已成为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韩国的经历提供了有益借鉴。自从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政府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实行“家庭计划”政策。推行了几十年后,韩国却遭遇了严重的出生率下降问题,成为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翟振武教授分析认为,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但取得明显成效的并不多。这些鼓励政策实际上还停留在“小恩小惠”上,与女性的职业发展机会、家庭发展计划、生育孩子的压力等因素相比,显然只是一些细枝末节的考量因素。不过,与韩国等国相比,俄罗斯的鼓励生育政策力度更大且更具系统性。这可能是俄罗斯政策相对见效的原因之一。俄罗斯专家认为,创造兼顾养育子女和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对生育率有切实的刺激作用。例如,为父母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保障学前教育机构可及性,这些措施应在全国范围推广,而不仅限于大城市。2025年4月,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批准了《2036年前俄罗斯家庭与人口政策战略》,提出通过提高生育率,维持人口数量,改善国民健康状况。战略的实施将分两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2025年至2030年,第二阶段为2031年至2036年。远东地区的多子女家庭已能获得额外100万卢布奖金用于偿还贷款;年轻女大学生生育可获得10万卢布补贴;三孩以上家庭享受免费公交、税收减免和优先入学。但这些措施能否扭转俄罗斯的人口趋势,尚需时间检验。与此同时,俄罗斯政府正寻求技术解决方案。联邦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奥列什金表示:“俄罗斯面临的人员短缺问题,其中一个解决方案是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工具提高生产力,或可缓解劳动力短缺压力。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一个民族的未来最终取决于其新生代的数量与质量。在这场无声的“人口战争”中,普京的三胎号召不仅关乎政策导向,更关乎俄罗斯的民族自信与文化传统。在这场战役中,俄罗斯输不起。

配查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